物聯網需要自己的區塊鏈嗎?有部分人表示,機器對機器(machine-to-machine)的經濟是不可避免的。 考慮到自動化日益增長的趨勢,支持者認為連接設備將更好地與智能自適應網絡相協調是很自然的事情。隨著區塊鏈的出現,所謂的物聯網(IoT)行業已經找到了一種新工具,使其愿景成為現實。 但一個關鍵問題仍然是:現有的區塊鏈設計是否足以滿足物聯網行業的需求?還是需要專門設計來解決特定用例問題? 例如,位于柏林的創新咨詢集團Innogy Consulting認為需要專門的技術。 該公司的技術主管Carsten St?cke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認為獨特的區塊鏈用例將被行業采用,為此Innogy與一個名為IOTA的項目合作。 St?cker說: “一般來說,我們很信任‘特殊目的區塊鏈’的概念。這些平臺旨在滿足行業標準和要求,并整合不同的資產?!?/p> 這是由IOTA網絡提供的高交易吞吐量,是當前加密貨幣的改進,并吸引了Innogy與該項目合作。 St?cker預測,在未來分布式分類賬技術如IOTA對智能儀表、通信設備、遠程信息處理盒、對象標簽、3D打印機、數字資產或媒體內容而言將是必需品。 這樣的專用平臺將是一項關鍵技術,促進整個心商業經濟和商業模式的發展。 IOTA的作用 St?cker建議,機器經濟將主要使用區塊鏈技術用于小額支付,由機器支付給其他機器部分資金,以支付他們的執行任務。 到目前為止,主要的公共區塊鏈如比特幣和以太坊沒有成功證明他們可以提供小額支付。 兩個主要問題是費用和可擴展性。具體來說,用戶不會采用高費用和慢速驗證的網絡。 “想象一下,我們需要為每個數據包支付80美分的費用,” IOTA創始人David Sonstebo表示。 物聯網需要可擴展的穩定數字貨幣網絡,同時需要允許多機器通過Wifi、LTE蜂窩網絡或對等網狀網絡參與的標準協議。 IOTA于2015年首次提出,由IOTA基金會進行管理,旨在通過取消使用其網絡的費用來規避其中的一個問題。 利用其當前的架構,IOTA協議使得用戶和驗證器是同一個實體,從而消除了對交易收費的需要。在Sonstebo看來,這使得IOTA網絡完全可以自我調整并且是無償的。 機器加入網絡的激勵源是其他機器的存在。 此外,IOTA的主要創新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區塊鏈,而是稱為Tangle(一種有向非循環圖架構)的加密貨幣網絡,它允許每秒數千次的交易。 Sonstebo說: “Tangle真正的美在于其激勵是內在的,你不必聘請其他方來保護網絡:每個人同樣地保護網絡。完全是自我調節,激勵只是能夠使用協議?!?/p> 當前的IOTA生態系統讓人想起許多其他加密貨幣。有12個開發者在世界各地對區塊鏈技術開展工作,一個論壇,一個Slack社區與一個場外交易社區和一個網絡錢包。 該項目還發布了一份白皮書,詳細介紹了該平臺的技術細節等方面。 說話的手機 IOTA技術的一個用例是最近在巴塞羅那舉行的2017年全球移動通信大會上的展示。 IOTA與Ubuntu操作系統的運營公司Canonical共同推出了電信計費解決方案。 目前,由于與創建新的計費系統相關聯的高固定成本,蜂窩提供商難以向客戶提供新的服務。IOTA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通過使用IOTA的網絡結算交易,各個電話之間可以相互交易。 St?cker認為,電信行業對IOTA而言僅僅是個開始,其他行業的技術用例也將陸續出現。 “我們預計許多網絡物理系統,如供應鏈,移動系統,智能城市或醫療保健系統,將興起并依賴自動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他說。 已經有跡象表明這一進程正在進行中。 在最近的CoinDesk采訪中,Canonical物聯網副總裁Maarten Ectors確認與IOTA達成協議。 據Ectors介紹,該項目的技術將用于今年晚些時候與德國大型企業Energie RWE AG合作的概念驗證。 |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清路學知軒大廈1813室、1606室 | ![]() 熱線電話:4001-606065 產品咨詢:135-2003-9270 136-0131-2458 項目定制:188-0007-1208 |